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环境知识   >   正文
谨记环保,喜迎中秋
唐静茹 

谨记环保,喜迎中秋

2006年5月20日,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(民俗类)。此后,佛山秋色、中秋博饼、泽州中秋习俗、大坑舞火龙、秋夕、吉安中秋烧塔习俗等6个子项也陆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。在这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,祖国各地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庆祝节日,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但也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,导致了许多容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的产生

 

烧塔

烧塔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中秋习俗,又叫“烧瓦子灯”“烧梵塔”“烧塔仔”“点塔灯”等。明万历《绍兴府志》中记载:“七月十五日古谓中元节,俗谓之鬼节,僧舍营斋供闾里作盂兰会,祀先以素馔,浮屠燃灯,人家或燃灯于树,或放水灯,间喧以箫鼓,儿童则垒瓦塔燃灯。”可见烧塔在很久之前就得以流传。但烧塔容易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,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,且该民俗活动需要砍伐大量树木,会对森林造成破坏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为烧塔民俗,视觉中国供图

舞火龙

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,主要用于祈福。火龙长达70多米,用稻杆扎成龙头、龙身的形状,然后插上燃着的香,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。作为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,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,比如将龙头部分进行保留,以供后续继续使用,龙身的稻草也为收割谷子后的二次利用,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为舞火龙现场

玩花灯

早在北宋《武林旧事》记载中就有将“一点红”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,也就是当今的玩花灯。过去多用纸竹扎成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,但这会砍伐大量竹子,以及过度使用纸张,容易对树木造成破坏。而今,人们根据秋季丰收的特色,就地取材做成朴素的柚子灯、南瓜灯、桔子灯等,将蔬果皮实现了二次利用一盏小灯寄托的是相思之情,展现的是环保之态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为柚子灯

如今,更为环保的庆祝中秋节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。赏月、拜月、祭月、吃月饼、饮桂花酒、赏桂花、观潮、猜灯谜等成为了当下庆祝中秋节更普遍的方式,这也紧随习总书记绿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,将环保推行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     

 

 

 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