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最新动态   >   正文
环保教育要汇聚起全民力量
 

“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,高瞻远瞩、总揽全局,思想深邃、内涵丰富,为建设生态文明、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,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,具有重大现实意义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、污染治理力度之强、环境质量改善之快前所未有,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,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环境更优美,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。总体上看,我国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,出现了稳中向好态势。但不时曝出的环境污染事件仍在警醒人们,生态环境保护一旦松懈,就有可能出现反复,甚而加重治理难度。现在,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,生态环境治理也到了重要的窗口期和机遇期,为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。必须认识到,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,治理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越大。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环境治理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情,也是全民的事情,必须印刻在每个人的头脑中,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上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,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。环境污染,没有人能独善其身。环境保护,亦没有人能置身事外。眼下,环境污染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,环境治理不能停留在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”的表面,应该标本兼治,着力使环保理念入脑入心。要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,严谨生动地开展学习宣传,把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,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让下一代从小就具备生态文明意识,从小就感受到环保价值,进而引导全社会树立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。

从小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,对世界各国而言皆为惯例。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,自然常识课程里对学生进行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直接具体,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多。美国将环保知识融进各教学科目,从幼儿园开始,孩子就会学习“爱护树木”“爱护地球”等文字,从小就已经潜移默化地有了环保概念;小学时,老师讲简单的自然常识,告诉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义;到了中学,学校会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角度解释一些环保原理。新西兰的小学开设了园艺种植课,帮助孩子们学会不使用化肥种植花卉和蔬菜,从而减少化肥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。放眼各国在家庭中开展环保教育的做法,可谓各有特色,本质上无不归结到对环保理念的深刻认同和务实实践上。

可以说,环保教育无所不在,只要育人者时时留意、处处留心,生活中到处都是开展环保教育的生动课堂。为此,各级各类学校要完善课程体系,把生态文明教育摆在学生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,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中,从小抓起,从源头抓起。要强化分类施策,根据不同层次、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,以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为重要载体,分类抓好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。要注重氛围营造,利用校园网、宣传栏、校园广播等多种载体,运用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开展宣传,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。同时,强化全民参与,提升更多家庭的生态文明意识,动员更多亲子家庭主动了解环保知识,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全民环保互动。当务之急是建立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培养方式、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,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对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进行解读和宣传,把理论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,缩短理论政策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,让学生容易接受、乐于接受。

“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终归到底还是你们的”。孩子是绿水青山的见证者,更是美好未来的缔造者,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已经被他们紧紧攥在手中。环境治理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情,也是全民的事情,更是年青一代无可推卸的责任。生态文明建设,应该汇聚起更加广泛和庞大的环保力量,促进全社会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。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
关闭窗口